是次北海道自駕遊,是跟著朋友以及她的朋友一起去的,
因為我沒有駕照,而北海道我又覺得真的需要自駕遊的地方,
再加上日圓匯率下跌,所以就跟著人家去旅行囉,
因為不是自己的朋友,所以去旅行時總會有一點點的不同,
不過因為今次的旅伴是很玩得開的人,所以玩得還盡慶,
而且很感激今次的旅伴,因為我除了協助處理機票外,其他行程編排以及訂酒店甚麼的都沒有幫手,
(嗯,我發覺我周邊的朋友都很會,很樂意編排行程, 我真的很幸運啊!不過作為一個沒有協助行程的人,
我還是有做到本份,就是不要投訴或加插太多意見,因為一開始沒有幫手,所以即使行程如何,也不應抱怨,
我覺得這是潛規則,也是應有的禮貌)
行程編得很好,去了很多地方,也吃了很多美食, 是豪食之旅,
所以真的很感激編行程的人,
雖然我是搭單的朋友,但旅伴還是很照顧,沒有讓我感覺是另外不相關的人,
真的很感謝她們。
今次的不是遊記,因為遊記太花時間了,現在很懶做這個:P
反而今次是得著文,去旅行,不論甚麼,應該也有點得著或想法,
對於旅伴也好,對於旅行地文化也好,對自己也好,也應該有一點感想,
是次想寫的,就是這個! 好,就讓我好好的整理一下是次北海道旅行的得著想法吧!
1.日本人真是一個很整潔的民族
雖然港人很愛遊日, 但我其實只是第二次遊日本, 第一次是沖繩, 而第二次就是北海道了,
2次都是自駕遊,都很好玩,但沖繩跟北海道很不同,沖繩因為長期美軍駐守的關係,
感覺很不日本, 而且那裏的人的英文也很好, 所以溝通基本沒有大問題,
但北海道卻不同, 北海道就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了,
日本人給我的感覺是很整潔,很有公德心,自助餐廳的東西,用完吃完的均會放到收集台,
不論那是真心還是怎的,我覺得那就是從小到大的習慣, 這個值得學習,
再來就是垃圾分類,以及洗手間, 大部份的洗手間都很乾淨,
你上洗手間的時候不會覺得噁心, 即使那是公用的,還是很清潔,
這個可不是每個城市都能做到的, 而且日本的洗手間不用抹手紙,
而是用吹風機把手弄乾,我覺得那很環保,
你只要看一看香港的洗手間,就會知道抹手紙用得多兇了,
其實用吹風機也一樣嘛, 我覺得很好,只要你沒有選擇,人們自然會Follow
2. 超級shopping 精
因為我本人對購物的瘋狂情度是還好, 而因為物以類聚的關係, 朋友們都不是shopping 精,
其實shopping 精在日常是沒有甚麼問題的, 因為花的是他自個兒的錢, 那怎麼花也是個人喜好吧,
但在旅行時卻是個大問題,因為喜歡購物(嗯,可能是因為旅行所以特別的想點記念品/手信吧),所以行程
會被耽擱,阻礙時間,但即使如此,還是慢慢的在選, 不會覺得阻礙了別人; 不過相反,若果別人在購物時,
他們也很耐心的等待。
3.港女是如何練成的
旅伴中有一對夫婦,男的比女大, 實際相差多少年我當然不清楚,我猜可能有8年或以上吧, 女的長得漂亮,
男的長相一般,但是很細心的那種男人,一開始你會覺得為何2人會結成夫婦,但後來就會明白。老公很寵老婆,
不是一般的寵,是事事以她為主,買東西好像都任她買的樣子,常常問她要不要買,
老婆也是很會撒嬌那種老婆,聽說結婚應該有好幾年了, 但還是有新婚那種撒嬌,
初次見面時不禁想,老婆這麼漂亮又這麼會撒嬌,男生一定很愛,怪不得老公寵得這樣,
但相處多了,就開始懷疑老婆是否被寵得過火了?老婆對著朋友還是很正常的,但一對老公就很嗲,
很任性,有時會有一點無理取鬧,很有點像女兒對老爸的感覺。外人看著會有點骨痺,但當時人應該很sweet
4.朋友之間是否要義氣相挺
話說我們到一間農場,當日的活動是一朝早要跟隨牧場主人去看綿羊,跟它物互動,而在進入羊圈時,
需要換水鞋,因為羊都是放養,所以地上都有羊的大小便,為衛生著想,要換牧場提供的水鞋進入羊區,
因為要穿水鞋,所以要穿襪子,但因為夏天,我準備的都是不用穿襪子的鞋,涼鞋及布鞋,
全部人都有襪子,但只有我沒有,很灰,
然後,我試圖想跟最熟的朋友(K小)借一對,因為她有買襪子作為手信給朋友,
但K小姐拒絕了, 原因就是因為這個是作禮物的,
那一刻我其實有點不高興,我覺得作為相識這麼多年的朋友,應該要借我吧,
雖然那是作禮物,但買過就好,我也不會是賴帳不買的人,
但事實是K小姐堅持,而我也作出努力,適當的請求了一下,
但見不為所動,我當然就作罷, 反正也不會死的,即使骯髒,大不了回來洗腳吧~
我覺得那份禮物也不是甚麼貴重難得的禮物,所以我覺得可以借我應急,
但明顯K小姐不過麼認為,大家對事情的看重不一樣,
OK, 那也沒辦法,不能勉強別人,
幸好那些鞋子也不是很髒,日本人就是很乾淨!
但經過這件事後,我覺得有點心寒,
原來我認為是老朋友的朋友就只是去到這樣而已,
其實我們只是認識得久,但沒有認識得深,
可能人都只看到別人眼中的刺,但卻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棟樑,
可能我也曾經如此, 也可能是我小心眼,
太多可能,太多如果,反正這些又不可能求證,
只是在我心目中的天秤,我確切的感受到,那距離又遠了,
我知我自己的問題, 我對認定為「朋友」的人太看重了,
特別是學生時期認識的朋友,若果到現在還是朋友,我就不期然的要求更多,直至失望後,
人就學懂放開,但相對的,對這位朋友的定位也會下降,
對他們的付出也相應的下調,也不會變差,
只是沒有那麼的義無反顧,不會再那麼的仆心仆命,
聽起來好像很斤斤計較似的,
但當你對人付出後,換來的卻是差別待遇, 幾次三番後,熱情自然會冷卻,
你就不會再用熱面貼別人的冷屁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