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以為是一套催淚電影,
估不到卻是溫馨小品,
反而催淚的場景不多,
而且故事的理念很好,
即使最愛的人不幸離開,
人還是要勇敢的生活下去,
那是對離開的人最好的報答,
當然,那過程一定是痛苦難當的,
而然,活下去的人還是要活下去。
故事中的主角Holly與丈夫Gerry兩口子雖然不富有,
但卻互相深愛對方,但好景不常,她的丈夫因病離世,
Holly難過得不能重新振作,
終日埋首在家,不願接觸外界生活,
而Gerry早預料Holly不能從他的死釋然,
故此預先寫好了十封信,
一路指點著Holly重新振作,
一步一步走出外界。
電影從小說改篇而成,
因為未看原著,所以覺得電影還可以接受,
只略嚴電影未能深切表達Holly的傷痛,
而且時間橫跨整年,
感覺未能一氣呵成,
有影評說電影與小說差很遠,
電影未能刻畫主角細膩的感情,故對電影很失望云云...
誠然,小說與電影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手法,
電影是將文字映像化,讓觀眾享受官能上的刺激,
因為時間短,所以很濃縮地將故事重點交待清楚,
適合時間有限的繁忙都市人,
但亦礙於時間有限,電影不能過於沉長,
於選取情節上要很有技巧,
而且於角色內心情感的交待上,
也遠不及小說的文字來得細膩直接,
而且,小說改編的電影,
是透過第三者解讀原著作者的意念,
再透過映像比達出來,
經過多重的演繹,實難與自己直接閱讀相比,
所以,凡讀原著小說者,多難以接受電影版,
因為小說用文字表達主角內心世界,
令讀者更能代入故事去感受主角的想法與感情,
但礙於小說只有文字,沒有場景,
往往只靠讀者的相像力,
而然,有時相像力總是有限,
若是天馬行空或需以圖畫扶助的故事,
電影便能彌補不足,
兩者如此不同,又各提供不同的享受,實難互相比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琉璃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